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湘西:“串珠成链”,乡村蝶变

湘西头条 2024-04-13


  4月8日,《光明日报》第5版《红船初心》栏目刊发报道,重点推介湘西州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效。相关报道如下:


《光明日报》2024年4月8日第5版截图


报道原文:



“串珠成链”,乡村蝶变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光明日报记者 禹爱华 龙军 通讯员 张赐福


  苗绣坊间欢笑不断,农家乐里饭菜飘香……春暖花开之际,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苗寨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湘西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走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以“神秘湘西”为品牌的文化旅游业实现了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巨大跨越。


  2023年6月,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湘西州召开,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湘西实践唱响全国。《文化和旅游激活乡村“沉寂资源”——湖南湘西州探索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径》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文化赋能 产业驱动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湘西州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成色更靓、动力更强、后劲更足。


俯瞰湘西州十八洞村。资料图片


文化盘活,“神秘湘西”显魅力


“很多考古成果印证了我们祖祖辈辈的传说。”日前,记者来到永顺县司城村,年过八旬的向盛福高兴地当起了向导,“没想到老司城能够这么热闹。”


“小时候每天走的石头路、经过的石头墙,竟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我和小伙伴打水仗的灵溪河河道,竟然是土司王出征抗倭的河道。”年轻的向浩明更加觉得不可思议,“老司城的价值被发掘出来后,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


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湘西州拥有以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为代表的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8个中国传统村落、4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文化资源犹如散布湘西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


  湘西州花垣县通过发展苗绣产业带动妇女返乡就业。图为村民就近接受苗绣技艺培训。资料图片


近年来,湘西州通过保护性开发,激活乡土文化遗产,唤醒沉睡文化资源,串珠成链,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在十八洞村梨子寨的苗绣产品展厅,苗绣服装、苗绣团扇、苗绣香包等应有尽有,或精美别致,或简约时尚,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欣赏购买。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表示,将进一步挖掘十八洞村苗族文化、非遗文化,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让乡村旅游产业能够惠及更多村民。


据了解,湘西州以非遗手工艺为抓手发展农村产业集群,实现村民家门口就近就业增收,促进了群众致富、乡村发展。花垣县利用传统手工艺苗绣,实施“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通过发展苗绣产业带动300多名农村妇女返乡就业,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旅游红火,古村老寨客如潮


走进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绿水环绕,清风拂面,鸡鸣声、吆喝声不绝于耳。这里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农耕生活,游客能在此沉浸式体验民俗风情。


距离凤凰古城31公里的竹山村约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湘西最著名的“半坡部落”原始堡寨。2019年以来,竹山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共同富裕”的思路,搭建文化旅游平台,依托苗寨村落和山水资源,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先后建成竹山乡居、花涧民宿、苗岭无边界泳池等景点,鼓励村民参与旅游业,带动了全村脱贫致富。


如今的湘西,很多村寨都变成了景点,村民变成了旅游从业人员。这得益于湘西州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力量,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开拓市场,走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


龙山县八面山景区为典型高山草甸台地,拥有5万亩天然草场。2020年,八面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县里支持下成立,大力发展八面山休闲度假游。道路通畅了,环境更美了,沉寂多年的大山热闹起来了,滑翔伞、帐篷营地、房车部落等“网红”业态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员工90%以上是当地村民,景区与当地7个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给各村集体固定分红4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50个以上。


  湘西州凤凰县菖蒲塘村,村民正在打糍粑迎宾客。吴东林摄/光明图片


在推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湘西州还立足底蕴深厚的红色老区文化,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故事,打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革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用活十八洞村、菖蒲塘村、矮寨大桥等红色资源,建设了国际减贫交流基地、全国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推动红色精神传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红色歌曲《那年的塔卧》把那段红色岁月的壮怀激烈娓娓道来,无线电台、兵工厂、烈士陵园、纪念碑等革命遗址无声诉说着烽火时代的革命豪情……在永顺县塔卧村,红色文化散发着独特魅力。近年来,塔卧村年均接待省内外参训学员及游客约20余万人次,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发展。


文旅业兴,带旺百业百姓富


4月的清晨,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万亩茶园郁郁葱葱,身着苗服的村民一边采茶,一边哼着小调。


“古丈县超过80%农业人口因茶旅产业实现增收。”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介绍,牛角山村开发并带动周边发展绿色食品认证茶园13800亩,建设牛角山茶园有机茶认证面积2000亩,建成5400平方米茶厂,承担牛角山区及周边村寨3万多亩茶叶收购加工生产,年产值1.5亿元。


据介绍,茶园面积位列全省第一的湘西州,加快推进“以文兴茶、以茶促旅、茶兴民富”步伐,茶旅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带动20余万群众增收致富。


每到节假日,凤凰古城的大街小巷人气满满。古城核心景区内,游客们或赏景或购物,热闹不已。凤凰县充分发挥核心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在周边乡村合理布局一批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带动20多个村发展旅游,涌现出廖家桥、老家寨、长潭岗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促进周边村镇4万人就业,300家经营主体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等。


生态观光、康体养生、休闲农业、非遗体验、乡间赛事……近年来,湘西州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大力推进农旅、茶旅、工旅等产业融合,不断放大“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百姓富”的综合效应,种植养殖、食品工艺品加工等乡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州三分之二脱贫人口通过绿色生态产业带动实现稳定增收。


以“神秘湘西”为品牌的文化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动力,湘西州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历史文脉得到有效保护,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据统计,全州50多万人吃上“旅游饭”、过上新生活,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当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超过70%。文旅赋能,为湘西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线讲述】


花果飘香引客来

讲述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

菖蒲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祖辉


“让更多儿童不再留守,让更多老人不再空巢”,这是我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承诺。之前我一直在深圳打工,因为不想自己的小孩成为留守儿童,所以2010年回到家乡。如今,我成为乡亲们心中的“凤凰村长”。


菖蒲塘村种植了几千亩的猕猴桃和柚子,要做大做优水果产业,首先得依靠科技。我们以前只是做水果种植,收益不是很高,而且还经常面临水果销售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决定把水果深加工作为发展方向。近年来,通过加工生产蜂蜜柚子膏、猕猴桃果脯等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各类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2023年,我们村的蜂蜜柚子膏销售额突破1亿元。


此外,我们还推出工业观光旅游的新模式,游客可以在村里直观地看到产品加工全过程,大家买得放心,吃得也放心。春节期间,我们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


为了把菖蒲塘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2022年,依托凤凰古城和境内飞水谷等旅游景区资源,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我们把长坳片区的危房、闲置房改造成了客房,开发了红色农家院,我们的服务员、厨师都是当地村民,所有的食材都是老百姓自家种的。考察和旅游的人们纷至沓来,十分火爆。这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还扩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过去十年,我们种植了红心蜜柚、猕猴桃、葡萄等8000亩特色多彩果园区,游客可入园观光、入园学习、入园采摘、入园品尝、入园游乐,农业产业和旅游观光深度融合,初步实现农、旅、研、学一体化发展。


如今的菖蒲塘村产业兴旺,美景如画,果园变游园、村庄变景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比蜜柚还要甜。


  (光明日报记者禹爱华、龙军 通讯员吴东林采访整理)



【专家视点】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王兆峰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落实,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各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当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要求下,须继续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有力抓手,坚持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文旅产业全方位融合与协同创新,为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全面升级、乡村环境全面优化、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底蕴,“盘活”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从“魂”的角度切入,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第一要义在于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深刻理解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非遗文化等在历史积淀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保留乡村原真性的基础上,盘活文化资源。要通过丰富农耕技术的展示、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认同、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形式,充分展现乡土文化独特性和精神内核,从而促进文旅融合增值、增质,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强、农村美、百姓富。


加快聚合多元业态,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加快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文旅IP,塑造品牌,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是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文旅融合是多元产业和业态的融合,要积极引导传统景区游与农业、工业、康养、研学等相互配合、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乡村产业链条,以景带村、全域联动,形成乡村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同时,要提炼乡村文化特色,充分运用农村电商、旅游演艺、旅游节庆、艺术展演等多元载体,打造乡村主题文化IP,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村镇、集聚区域,以产业集群形式促进文旅创新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动力。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增添乡村文旅的“成色”。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举措。乡村文旅融合要进一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重点,不断丰富乡土文化展陈形式,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体验工程,完善乡村交通、观景平台、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动数字乡村、数字文旅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集乡村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健身康养为一体的农文旅相互融合的模式,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增添乡村文旅的“成色”。


完善多元参与机制,不断放大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进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文旅融合是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处理好乡村文化旅游建设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重视村民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的主体力量,合理吸纳社会资本,吸引优秀乡贤参与,引导各方积极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乡土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紧密结合,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不断放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娜

二审编辑|吴宜芝

终审编辑|陈昊

监制|岳跃强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清明,祭英烈!

■ 好消息!桑龙高速公路雷家山隧道贯通

■ 你好春天丨茶山茶路,长出“茶市”

■ 湘西飞上海、飞昆明、飞沈阳!通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